《资治通鉴》佳句摘登

时间:2019-11-22 17:08    来源:廉田网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进〈资治通鉴〉表》

【释义】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君子勤于小物,故无大患。

——《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君子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善事,小人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坏事。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资治通鉴·秦纪》

【释义】(人都会要求做一些事)如果这样不停地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尽心悉力做好小事的人方能成就大事,能够在细节上谨慎,德行才能显耀。

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父母爱护子女方式如果不正确,那样恰恰是害了子女。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资治通鉴·宋纪》

【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的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一方的话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不相信。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对于别人不应当求全责备,应当用他的长处,而避开他的短处。

(陈江斌整理)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