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不断提高监督全覆盖质量

时间:2020-09-29 09:55    来源:廉田网  

 

擦亮派驻“探头” 提升监督质效

--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不断提高监督全覆盖质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近年来,市纪委监委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探索派驻机构开展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为铜陵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持续深化改革--

理顺运行机制,让履职更“权威”

近日,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关于深化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市级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完善派驻监督工作机制、拓展派驻全覆盖范围、提高派驻监督全覆盖质量等作出全面部署。

早在2001年,我市就启动派驻机构改革相关工作,不断探索派驻监督的有效方式。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向市委工作部门和市人大政协机关新设派驻纪检组。2017年,市委印发《关于加强市纪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实行全面派驻,规范派驻机构设置形式,统一机构名称,明确市纪委派驻机构是市纪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市纪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工作对市纪委负责。随后,市纪委相继出台《市纪委派驻机构工作细则(试行)》和《市纪委派驻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明确了派驻机构两类监督重点对象、六项工作职责、七种工作方式、八大监督权限以及自身规范化建设“八有”标准,厘清了派驻机构与市纪委、驻在部门以及市直机关纪工委之间的关系。

2019年,以市委名义印发《铜陵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贯彻落实监察体制改革要求,旨在加强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建设,实现派驻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对派驻机构的总体要求、名称、职责及机构设置进行了明确。结合机构改革,撤销1个纪检监察组,将新成立及因机构整合新组建的单位派驻机构进行重新调整优化。全市共设立21个派驻(出)纪检监察组(市直属机关纪监工委和铜陵经开区纪监察工委2个为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目前,全市19个派驻机构中,驻市公安局等4个纪检监察组实行单独派驻,其余实行综合派驻。市本级共建立联系地区4个(一县三区)、21个派驻(出)机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70个、其他单位(驻铜银行、企业等)65个,实现监督全覆盖。

今年8月25日,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派驻监督工作机制的若干规定》,明确建立市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市纪委监委统一管理,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分管、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主管,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派驻领导体制;分管副书记定期约谈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室协调所联系的派驻机构日常业务工作,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纪检监察责任。该规定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旨在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运行模式,全面有效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高质量。

围绕选育管用--

聚焦能力建设,让队伍更“精良”

精准“选”,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将派驻机构编制收归单列、统一管理,平均每组配编4-5名,相继选拔、交流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进入派驻机构班子,调整配备组长19名。市纪委机关和派驻机构人员实行双向流动,提拔2名机关二级主任科员担任派驻机构正科级副组长,交流3名派驻机构干部到机关任部室负责人。创新通过公开比选吸纳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补充到派驻机构,“小步前进”配齐配强队伍。

今年4月29日,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成为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纲要”。明确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严把政治观,突出专业化;重点引进法律、金融等方面专业人才,除招录考试进入系统外,加大调动、遴选力度,尤其对学历、专业、年龄等进行限定,注重匹配性,侧重人岗相宜。建立监督检查、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六类干部培养方向库,科学合理规划干部使用,加强轮岗交流,常态化开展委机关、派驻(出)机构、巡察机构之间的内部交流,激活干部队伍成“一池活水”。

精心“育”,锤炼过硬素质本领。高度重视派驻机构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把提升政治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建立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常态化列席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上级最新精神,拧牢思想“总开关”。以全员培训为抓手,通过委托办班、参加调学等措施,以及开展岗位大练兵、常态化开展主题年活动、业务研讨交流,深化拓展“室主任上讲台”活动内涵,多渠道搭建深化交流研讨学习平台。

针对派驻监督工作任务重、人手不足等实际,组建“主管常委+监督检查室+联系的县(区)、派驻(出)机构、市属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执纪协作区”,对线索处置、案件查办等工作实行统一调度,对专项工作力量实行统一调配。调配使用派驻机构干部参加信访接待、审查调查、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等中心工作,通过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让一批懂政策、明法纪、能执纪执法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

精细“管”,打造纪律严明队伍。市纪委相继出台《铜陵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铜陵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公文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对派驻机构管理和服务有章可循。为把日常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全年“无缝对接”实行“周集中”(每周利用2个半天集中开展理论学习、工作交流、业务研讨、研究工作等)、“月例会”(监督检查室每月召开1次联系的派驻机构负责人会议,沟通协商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工作)、“季调度”(每季度召开派驻机构调度会,及时掌握情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主管常委参加,相关监督检查室列席;相关部室、巡察等机构通过列席调度会或发放工作提示单等方式协调调度线索处置、问责处理、巡察问题整改等)、“半年报告”(每半年向分管副书记报告1次工作,对线索处置、案件查办、重大问题等重要事项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报告)、“年底述职”(强化业务考核,年底向市纪委监委述责述廉,同时接受测评)。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不断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制约,严格禁止打听案情、说情干预、违规过问案件,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防治‘灯下黑’。2019年处置派驻机构干部问题线索14件,函询9人次和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市纪委监委相关部室负责人说。

精确“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2017年,市纪委先后出台《铜陵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考核暂行办法》,根据年初纪委全会部署和工作实际,合理制定年度目标任务,经市纪委常委会审定后作为年度考核依据,着重把对机构的考核和对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把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把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专项考核结合起来。强化干事导向和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挂钩,注重选拔勇担当、善作为、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为派驻干部撑腰打气。”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带头践行,注重关心关爱干部,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关心帮助家庭困难干部,落实体检、休假等制度。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政治家访活动,不断完善后勤保障机制,主动为派驻机构干部排忧解难。

把握用力方向--

结合部门实际,让监督更“贴身”

近年来,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聚焦监督职责,结合驻在部门、行业、领域的特点,把握“重点方向”、抓住“重点人”、突出“重点事”、紧盯“重点时”,以实际行动践行监督责任“不越位”、履行协助职责“不错位”、勇于担当责任“不缺位”。

新冠疫情期间,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对市属公立医院等执行工作纪律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公开受理卫健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信访举报;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积极参与市总工会关于疫情防控慰问资金方案的研究督导;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赴12315平台开展督查,要求耐心细致做好与疫情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对网络投诉口罩价格、质量和市场供应等问题及时回应查处,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围绕脱贫攻坚整改,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牵头组织督导督查12批次,发现督促整改横埠镇横山村农村改厕问题,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推动“改厕”难题高效解决;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针对危房改造工作,对全市2016年以来危房改造相关信访件进行大起底,今年上半年先后对枞阳县枞阳镇等11个乡镇、30余户危房改造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22个,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持续跟踪问效。围绕日常监督,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今年二季度参加监督单位领导班子会议17次,参与决策122项,涉及“三重一大”101项、金额2075万元,否决5项,提出意见建议183条;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广泛开展谈心谈话,运用“第一种形态”对23名中层干部进行了“全覆盖”式廉政谈心谈话;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在端午等节日期间,做好财务、公务接待等敏感环节的监督提醒,开展督导检查14批次,抽查基层所队39个,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15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前期,我们出台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若干意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统筹结合,围绕脱贫攻坚、‘六稳六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重点工作,实施‘监督的再监督’,把纪律和监督挺在第一线,以最坚定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最有力的举措,着力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铜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