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纪”扶贫故事——“只要是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再多的付出都值!”

时间:2020-11-27 11:16    来源:廉田网   作者:铜陵市纪委监委  

“只要是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再多的付出都值!”

——扶贫路上的铜陵纪检监察干部侧记之一

 

编者按:“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吴国良、吴兆信、李爱国、吴会民、吴小平……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11月中一早,初冬的阳光洒在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贫困户吴国良家的小院里。吴国良正蹲在院子里洗山芋——洗山芋是制作山芋粉的重要工序。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他只有一只手能动,洗涮时还有些费力。

“老吴,在洗山芋粉呢。今年销路怎么样,需不需要帮忙啊?”一大早,市纪委监委选派宣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张权民像往常一样到村里贫困户家里走动走动,顺路就来到鸟观组吴国良家。

“张书记来啦!不用,不用了!去年你们市纪委的‘铜陵廉镜’微信号帮我‘打了广告’,我家山芋粉火得很呢,连带着我家养的几十只鸡和鹅都预定出去了,我自己都不够吃。”吴国良虽然嘴上嗔怪,嘴角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宣庄村,幸福的人又岂止吴国良一个。宣庄村曾是钱桥镇三个贫困村之一。2016年,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393人,在市纪委监委和枞阳县纪委监委的持续帮扶下,当年就实现三分之一贫困户脱贫,2017年贫困人口脱贫率达88%、宣庄村整村出列。目前,全村仅剩贫困人口1户4人已通过省第三方现场评估,即将于年底前脱贫。

脱贫成绩来之不易,正是纪委监委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全村群众勠力同心干出来的。2017年4月,铜陵市纪委监委选派张权民驻宣庄村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刚到村里,村里底子薄、基础差,张权民“两眼一抹黑”。“面对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迎难而上!”张权民暗自决心,一定要拼尽全力,帮老乡们摆脱贫困。他首先从“补课”开始,一方面学习领会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吃透政策精神;另一方面走遍村里的角角落落,走访每家贫困户,和群众们讲政策、拉家常,详细了解村里和贫困户家中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用心用情为每个贫困户排忧解难。几年下来,张权民的鞋子走坏了好几双,自己的私家车也成了村里办事的“公车”,车身满是在乡村小路行驶剐蹭的伤痕。可这些他都不在乎。“比起长年在基层工作的村干部,我这点付出不算什么。只要是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再多的付出都值!”

张权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乡亲们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幸亏有了工作队,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曾经的贫困户付贵至今还心怀感恩之心。2018年6月,付贵的爱人在镇上的服装作坊打工时不慎手指骨折,作坊老板却一直没有支付误工费、营养费,而付贵又在苏州打工一时赶不回来,这可愁坏了付贵两口子。张权民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走访服装作坊,向作坊老板宣传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做他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方协调,终于促成服装作坊支付了相关费用,解决了付贵家里的困难,也化解了他们的矛盾。

脱贫路上不仅要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还要村村跟上。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出列”目标,市纪委监委多次牵头组织市县农业、交通、水利、住建等部门到宣庄村现场办公,协调扶贫项目,争取资金,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张权民更是忙前忙后,为协调资金和项目积极奔走。2016年以来,在铜陵市、枞阳县两级纪委高度重视和张权民同志的积极协调下,市、县纪委监委直接给予宣庄村帮扶资金62万元,帮助宣庄村争取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建设资金300余万元。2017年,宣庄村培育发展黄牛特色养殖产业,建成了特色黄牛养殖基地,今年又推进实施黄牛养殖基地项目提升工程,引进牛种30头、完成120平方米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种植牧草15亩,改善了养殖条件,目前基地存栏黄牛50头,初步达到规模养殖。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宣庄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4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1.3万元。

如今,宣庄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张权民依然奔走在田间地头:“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人不离村、心不离岗,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撸起袖子加油干,集中精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