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发展取得辉煌成绩

时间:2020-12-23 11:33    来源:廉田网   作者:铜陵市纪委监委  

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发展取得辉煌成绩。

(一)强化政治监督,为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提供坚强保障 

1.重点聚焦区划调整、脱贫攻坚、防汛抗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六稳”“六保”、长江流域禁渔禁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制止餐饮浪费等,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协助市委开展“讲重作”“讲严立”警示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协助市委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市、县区两级分别开展谈话130余人次,有效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

3.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一案双查”工作办法,建立“两个责任”清单和全程记实管理、约谈函询、述廉述责受评等制度,对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6个单位实施年度考核“一票否决”,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4.结合开展“增强监督质效、提升治理效能”主题年活动,制定《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若干意见》,通过召开推进会、拍摄作风建设专题片《镜鉴正己强作风》、开通服务企业“直通车”、征集正反典型案例、向全市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党员干部发出公开信、聘请55名重点企业“廉·勤”信息员、开展“走进企业、护航发展”集中走访月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坚决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严查政商关系中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推动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三)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5.协助市委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突出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在全省率先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推动解决问题650个。深入开展“两项目两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办理,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59起,处理24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5人。紧盯“伞网清除”目标,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关系网”等问题86件87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6.深化“包案下访”成果,创新制定《关于直办信访举报中民生领域诉求事项的试行办法》,全市共发出直办单85份,办结反馈77件,既充分发挥疏导民意、改善治理、维护稳定、提高脱贫攻坚满意度的作用,又为基层减负减压,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开展工作。

(四)坚决纠治“四风”问题,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7.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深化“严强转”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检视问题,做到学做结合、查改贯通。制定《关于在“三大一强”专项行动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推动长江铜陵段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1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2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2起53人。

8.深化运用“线上+线下”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四风”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常态化开展异地交叉互查,集中开展公务加油卡清理整治和“升学宴”专项整治。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1起54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6人。

(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9.协助市委牵头抓总,全面完成市、县(区)两级监委组建挂牌和人员转隶等工作。完成市党风廉政教育中心扩建,在全省率先建成并使用公安看守所留置监室,为推深做实监察体制改革提供坚强保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用好用活15项调查措施,查办的枞阳县人民医院原院长周桃林案是全省公开报道的首例留置案件。

10.全面完成市、县(区)派驻监督全覆盖任务,实行定期集中办公,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扎实推进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市34个乡镇全部设立监察办公室、437个村居(社区)配备纪检委员424名。

(六)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11.创造性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内谈话的暂行办法》,“再前移”监督关口,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2018年以来,全市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开展党内谈话6.72万人次,其中市管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话2.93万人次。

12.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共对16名干部实施容错纠错,以新闻发布会、现场通报会等形式为6名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今年来,对313名近年来受处理干部开展关爱回访,以组织对干部的担当推动干部对事业的担当。

13.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加强长江铜陵段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实施办法》,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七)坚持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

14.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巡察机构,综合运用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巡察、交叉巡察、联动巡察等多种有效方式,推动“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目前,十届市委已组织实施11轮常规巡察和2轮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3013个,问题线索249件,年底前将实现119个市级巡察对象全覆盖。根据巡察发现线索,先后查办原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市发投公司腐败窝案,形成持续有力震慑。

15.严格实行“双交办双督促”制度,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分别与被巡察单位分管联系市领导、主要领导签订整改责任书,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分管联系单位巡察反馈会,进一步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精心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获省委巡视办充分肯定,并作为我省巡察工作典型经验报中央巡视办。

(八)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

16.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8424件(次),立案2538件,其中县处级干部9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3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88人。配合省纪委监委查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崔玉奇、王毅军,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刘其鹿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直接查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原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钱发友,原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投公司总经理郁思佳、副总经理陈五安,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原局长赵平,市经开区原副调研员、大江投资公司原总经理彭海生,市发投公司原董事长马苏安、原副总经理鲁海兵、董震、原总会计师高芳,市委原副秘书长、枞阳县委原书记汪恕东,市水利局原党组成员、原副局长周红艳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市人防办综合科原科长韩少华、义安区人防办原专职副主任胡益龙等案件。

17.以原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市发投公司腐败窝案为题材,拍摄警示教育片《忘却初心的代价》《忘却初心的沉沦》,着力发挥“铜陵廉镜”微信公众号、廉田网、《廉田》期刊作用,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意识。打造“廉田”“廉镜”等地域廉政文化品牌,建成市党风廉政教育展厅、左光斗纪念馆,举办“铜陵廉品”专题展览、反腐倡廉老报展,建成全市首个廉政主题公园,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切实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九)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铁军

18.2016年以来,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深入开展“压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年”、“党风廉政建设改革深化年”、“队伍建设提升年”、“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深化年、“增强监督质效,提升治理效能”主题年活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提升了政治业务能力。

19.成功举办纪念改革开放暨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大型图片展和座谈会,进一步坚定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推动事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20.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出台13条具体举措,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推深做实系统全员培训,深化“室主任上讲台”制度,创新举办“学习工作交流会”,《人民日报》等予以报道。制定特约监察员工作办法,积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