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你们的协调,我们企业20万元奖补资金终于兑现到位了,真的非常感谢。” 企业负责人何生打来电话激动地说。近日,铜陵市义安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走访铜陵禾田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实际困难后,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
今年以来,义安区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树牢“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不断振奋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持续改进作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义安区纪委监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痛点”“难点”,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以“三双机制”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双向施力,念好营商环境“紧箍咒”。在全市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容错纠错、失实控告澄清工作办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中惩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保障措施两个制度文件。一方面明确适用容错机制的6类情形以及可以免责或减责的5种情况,激励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先行先试,释放为在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中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强化正风肃纪,亮剑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税收征管等环节向企业“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打通掣肘企业发展的“中梗阻”。
双向监督,撑起营商环境“保护伞”。义安区纪委监委做深做实日常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每周定期深入走访企业了解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和实际困难,形成“一周一企”工作机制,注重收集“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等渠道的问题线索,全方位查找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督查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等,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的老毛病和“脸好看、办事慢”的新问题,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合理诉求,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义安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已深入企业走访20余次,推动解决问题5个。同时,面向全区重点民营企业,聘请8名企业负责人担任廉·勤信息员,对营商环境进行嵌入式监督,解决企业遇到地方干部不作为“有苦说不出、有怨无处诉、敢怒不敢言”的问题。
双向考核,构建营商环境“责任链”。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区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考核。分解细化优化营商环境中落实政策不力、违规插手工程项目、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说情打招呼”破坏公平竞争秩序以及涉企服务“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5个方面目标任务,既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又明确到部室、派出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责任,对打折扣、搞变通和“新官不理旧账”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及监督不到位的行为严肃问责,着力推动各项援企惠企政策在义安区落地见效。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强化作风建设为抓手,向掣肘企业发展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亮剑,主动靠前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义安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