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深化过渡期专项监督 精准发力护航乡村振兴

时间:2022-05-31 11:16    来源:廉田网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乡村振兴调研组在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实地察看德庆村生猪养殖项目情况时,了解到该项目化粪池污水溢流问题。

作为琼结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之一,该项目距离最近的村民居住地仅20米远,村里1处水源地也正好位于养猪场下游,污水处理不及时将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调研组高度重视,当场向行业部门负责人反馈问题,要求立行立改。

当天,县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单位立即进行实地核查,安排项目运营公司及时清理化粪池及周边溢流情况,并实行每月至少2次的清掏、清理作业,有效杜绝了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落实过渡期专项监督“20个盯”,督促行业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正是其中“盯监管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调研同时也是对各地各单位“20个盯”工作落实情况的一次实地检验。

“20个盯”厘清了地市县乡四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对“监督谁、谁来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作出明确。自治区一级盯衔接落实、监管指导、地(市)统筹、突出问题、考核绩效;地(市)一级盯承上、启下、职责、主责、重点;县(区)一级盯强农惠农、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权力运行;乡镇一级盯成果巩固、监测帮扶、到户到人、乡村事务、“三资”管理。为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提供了具体抓手,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全面覆盖、层层推进的监督格局,以有力监督精准护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林芝市纪委监委在“盯启下”方面,督促乡村振兴局认真梳理全市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项目,共梳理汇总项目793个,涉及资金32.5亿元,建立工作台账。阿里地区纪委监委在“盯重点”方面,建立全地区109个产业项目、1041座蔬菜大棚、227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台账,并进行分析研判,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纪委监委在“盯强农惠农”方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帮扶监测机制,进一步明确监测标准、方式、程序等,目前20户82人解除返贫致贫风险……过渡期专项监督工作开展至今,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348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3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16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

“下一步我们将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继续延续下去,深入推进过渡期专项监督,举一反三深化问题整改,加大对产业项目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监督推动‘四个不摘’政策落实,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成效。”自治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次旦白珍 毛婧 通讯员 管清伟)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