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机高效装卸,驳车往来穿梭。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紫金村码头一派繁忙景象,多艘集装箱货轮正在紧张地进行装卸作业。
“执法大队现在夜间来执法,那些半夜三更违规作业的非法码头、装卸点一抓一个准。”面对前来回访的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干部,紫金村码头负责人张先生表示,非法码头“不见了”,港口码头业主合法利益得到了维护。
“我们码头旁边有一个非法装卸点,而且昼伏夜出,跟执法部门‘躲猫猫’似的。”不久前,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港口、码头企业反映一些区域的非法码头影响了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还给水运安全带来隐患。然而,该组工作人员却发现,1至4月,该市交通执法支队没有关于非法码头的处罚记录。
为何一边反映非法码头问题反弹,一边显示零处罚记录?带着疑问,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找到交通执法部门相关人员开展个别谈话。原来,由于工作统筹不到位、没有建立定期巡查制度等原因,该市交通执法支队干部仅在白天进行简单巡查走访,非法码头则是在夜间活动。
对于非法码头执法不到位的问题,该纪检监察组及时约谈分管码头审批、交通执法的相关负责人,督促交通运输部门履行好行业监管责任,加大执法力度,解决港口、码头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梧州市纪委监委研判分析后,将“非法码头整治”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监督清单,并立足职责职能向市政府提出加强非法码头整治、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等工作建议。
5月以来,该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对非法码头整治开展跟踪监督7次,推动交通执法部门出动180人次开展打击非法码头执法行动,有效制止违法违规行为8起。(通讯员 吕晓艺 欧超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