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时间:2022-11-10 14:44    来源:廉田网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1年12月6日至2022年1月6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进行了巡察,2022年4月18日,市委巡察组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推进巡察反馈意见整改的组织落实情况

(一)扛牢责任压实整改链条。局党组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承担起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成立由局党组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整改工作专班,形成“领导班子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责任科室(单位)抓落实、派驻纪检组全程监督”的整改工作机制,确保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举一反三细化整改措施。紧扣巡察反馈问题,逐条逐项对照,坚持举一反三,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单位)、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形成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做到责任明确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整改到位。

(三)高频调度强化整改推进。在集中整改期实行“倒排工期、周调度月报告”制度,先后召开整改领导小组会议6次,听取整改进展汇报,调度重点难点问题整改。各责任科室(单位)每周上报整改工作进度,整改专班对照整改计划表督促落实。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确保反馈意见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四)闭环管理落实整改要求。制定了《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验收销号实施方案》,对整改完成问题,责任科室(单位)对照“整改责任是否落实、整改举措是否有力、整改任务是否完成、整改成效是否明显”标准,填制《整改销号单》,提交责任领导审核、整改专班复核、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市委巡察办验收后,方可正式销号。同时,按照“一个问题一套资料”的原则,形成巡察整改台账。

二、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方面问题整改。

1.关于政治理论学习重形式轻实效问题。一是修订完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研究制定《中共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学习计划》,确定14个学习专题,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首要内容。二是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今年以来,举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6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3次,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10场,局主要负责人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理论文章1篇。三是召开党组会专门研究部署2021年度综合考核相关工作,班子成员述职述德述廉报告由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审阅把关。

2.关于党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问题。一是党组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安徽省委〈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若干规定〉的通知》,进一步增强党组成员依法行政意识、履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组核心作用。二是研究制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会议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会议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今年以来,召开局党组会17次,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作出决策,提高决策效率。三是主动接受监督,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提前向派驻纪检监察组报备。今年以来,研究“三重一大”事项39项,均由主要负责同志审阅签字后,书面向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了备案。

3.关于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落实问题。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部署。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等,推进中央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中共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防范化解农业系统内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预案》,完善了分析研判、应急报告、分级响应等工作制度。三是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在办公楼开辟了宣传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省市委重要决策部署以及我局党建活动情况和典型案例。四是抓好所属协会管理。按照归口管理指导的原则,对所属行业协会党建指导员进行了调整与分工,结合今年5-6月份开展的协会年检工作,加强了对各协会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指导有力。五是扎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系列推荐评选活动,推荐3名农民致富带头人,宣传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机关团支部组织开展“阅青春·书三农”知识竞赛活动,营造机关阅读学习的良好氛围。六是认真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网上舆论监管,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做好敏感问题引导。强化网络信息发布审核,今年以来共发布相关信息930余条,均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

4.关于贯彻落实重要工作部署不力问题。一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印发《2022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方案》,分解落实定量监测任务2640批次,其中市农检中心承担1530批次。开展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2次、监督抽查1次,共抽检样品1378批次,合格率99%,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编制《铜陵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铜陵市三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年(2023-2025年)提升行动计划》《产业园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县区加快农业产业园创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通过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认定17个,总数已达33个。三是加强农业品牌宣传。组织参加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报送签约项目17个,组织32家企业参加2022年合肥农交会展示,8家企业参加国际农交会展示,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钟鸣镇水村村成功申报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宏新庄园成功申报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铜陵市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开展“大干四十天、冲刺二季度”和“百日攻坚、实干争先”招商活动,成立线索摸排、洽谈推进、签约开工和综合服务4个工作专班,确保招商工作见实效。五是促进农民增收。研究制定《铜陵市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实施方案》,开展全市促进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壮大、财产性收入倍增、工资性收入提升和转移性收入扩量四大行动。六是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市委农办牵头抓总和参谋助手作用,报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三农”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调度,全市“三农”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5.关于落实机构改革决策部署成效不彰显问题。一是强化科技兴农意识。印发《铜陵市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大力开展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与安徽农业大学、省蔬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试验,邀请省专家现场指导、授课。今年开展试验工作3项,邀请省专家现场指导16人次。三是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市乡村产业指导专家库16人,乡土人才库46人,调整完善农业专家服务团30人,推选52名农业技术人员成为市级科技特派员。2022年实现农业科技特派员全市363个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四是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数字农业工厂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2022年铜陵市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征集并向省厅推荐数字农业工厂6家,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15个。

(二)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问题整改。

6.关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不够有力问题。一是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先后召开党组会2次,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5月20日,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部署会,部署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2022年岗位廉政工作风险点全面排查,排查风险点32个,完善防范措施75条。二是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四必谈”要求,开展党内谈心谈话。组织全体职工廉政教育集中学习2次,开展节前廉政提醒3次,提醒谈话8人。三是推进监督执纪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机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制定《铜陵市农业农村局机关纪委信访举报办理流程》,规范信访处理流程。四是严格履行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采取“1234”工作法开展监督工作,突出考察担当作为一个基本盘,以业务工作成效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三力”高下和衡量“两个维护”的严实程度;盯紧节假日和各类专项活动期两个敏感期,深化作风建设;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三重一大”事项及驻在部门行业职责三项重点领域,注重谋事干事成事;瞄准“一把手”、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科级干部与岗位风险较大人员四类人,强化职权规范运行。

7.关于作风建设缺乏“刚性”和力度问题。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夯实基础工作。科学制定《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在突出中心工作成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二是着力为企优环境。坚持效果导向,常态化深入基层、农业企业开展调研。扎实做好“四送一服”,明确局县处级干部联系包保企业33家,在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办结27家企业反映的问题。三是提升办公办文水平,今年来发文233件,均严格发文校对和审核,落实上报材料领导审核制度。四是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建立作风效能建设“月检查、年考核”工作机制,梳理“六个不”问题11个和抓手性事项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8.关于工作担当作为不够问题。一是扎实推进农机推广、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证书初审。印发《铜陵市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报铜陵市2022年-2025年支持推广新机具清单6项,与江苏福马高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项,完成省政府下达农机补短板研发任务。督促县区按规、按时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完成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证书申办、年审、换证的市级初审。二是积极开展农村能源相关政策培训。邀请省厅农村能源专家来铜开展秸秆五化利用、畜禽利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等培训。邀请安农大和黄山学院教授来铜,分别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和病虫害知识培训。三是加快推进重点工程进度。2019年枞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郊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通过验收,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9.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问题。一是规范资金使用和报销管理。严格按相关文件要求规范公务接待和报销审核,通过“预算平台一体化”系统,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加强车辆使用管理。严格落实车辆集中管理、定点维修,规范派车租车手续,通过公务用车管理服务平台进行车辆派遣使用。

10.关于惠农富农项目监管缺位问题。一是规范项目审核把关。制定《铜陵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审核办法》《铜陵市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项目申报条件及申报名录》,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监管。督促县区严格项目现场验收,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共同进行核验,对奖补主体信息进行项目比对,排除不合规主体,避免重复享受财政资金支持。二是加强项目全程监管。印发《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蔬果大棚补贴项目排查的通知》,对2019、2020年度全市奖补的67家主体进行全面排查。2家因雪灾损失严重退出,1家因土地征收退出,其余64家均正常从事蔬果生产经营。实地走访秸秆收储利用企业,掌握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运行情况,鼓励企业加大秸秆产业化利用量。郊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综合治理2022年5月完成验收,资金全部拨付至相关乡镇。在兴化村和金塔村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安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0亩,新建2座泵站提水、配套地埋PE管道输水,在今年旱情缺水期间给项目区灌溉提供了极大便利。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工程款资金全部拨付完毕,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完成验收,资金按要求拨付,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资金严格按工程序时进度拨付。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指导。加强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宣传,强调资金使用有关要求,引导生产主体对惠民富农政策的正确认识,发挥政策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11.关于财经纪律执行不规范问题。一是开展财经制度培训。6月23日,邀请市财政局4位专家来我局开展财经相关制度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财经纪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二是严格规范固定资产购置。固定资产均在徽采商城采购。三是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所有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四是认真排查评审费、授课费和安全生产奖励等支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支出予以退回。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方面问题整改。

12.关于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一是党组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定《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党组工作要点》《铜陵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机关党建工作计划》,坚持每半年听取一次党建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加强党建工作研究,《找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结合点,着力破解“两张皮”问题》获市直机关党建研究文章三等奖。二是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今年来,召开机关党委会9次,每月听取各支部党建工作汇报,研究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完善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基层治理工作,组织党员开展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500余人次。三是制定《铜陵市农业农村局事业单位考核暂行办法》,将党建工作纳入整体考核内容,量化评分标准。

13.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问题。一是2021年12月8日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依法完成了机关党委换届选举,选举机关党委委员9人,调整设置机关党支部5个,配齐党支部委员17人。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创建《党旗护绿、科技兴农》《学史力行,促进长江生态大保护》党建品牌,其中《党旗护绿、科技兴农》党建品牌入选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的“一改两为”支部/党员见行动推选平台。三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团,今年来,共出动农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技术培训21场,发放宣传资料1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1700多人次。积极开展党建+长江禁渔执法、党建+农资打假执法、党建+普法宣传、党建+学法等党建活动,引导党员积极投身农资打假、长江禁渔等工作一线,有效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

14.关于党员队伍建设滞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一是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今年来培养党员发展对象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3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吸收预备党员1名,逐步优化党员结构。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专题培训、防疫卡点值守、防汛应急突击等任务,锻炼党员后备力量。二是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岗”亮牌活动,制作党员先锋岗70个,党员示范岗10个,接受群众监督,示范引领机关作风效能提升。三是将绩效指标、中心工作完成情况等与评先评优挂钩,结合民主测评进行综合评定,杜绝“先进”不先进等现象。

15.关于干部队伍内部管理不力问题。一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市农业农村局重点工作调度表》,梳理各类指标28项,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每月调度进展情况。落实平时考核工作,将绩效指标与考核挂钩,加大压力传导,推动工作落实见效。二是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工会、团支部、妇委会作用,建设“活力机关”。机关工会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市直机关迎春健步走、登山、游泳、篮球等比赛活动,开展“活力机关迎新春比赛”,组织第一批职工疗休养。机关团支部组织开展“阅青春·书三农”知识竞赛。机关妇委会组织开展“一起向未来”健步走活动和“向善、向上、向美”摄影大赛,开展了“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提升机关活力。三是做好农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变更铜陵市农业系列中级职称评审评委会和铜陵市农业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通过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开展评审工作。

16.关于选人用人工作不严谨问题。一是合理把握公开招考和选调中农业专业岗位比例。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和人才引进8人,公开选调5人,本科学历12人,研究生学历2人,涉农专业9人。目前我局专业技术人员82人,其中涉农专业技术人员76人。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参加农业专业在职学习,目前参加在职农业专业教育5人。认真组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二是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工作手册》《晋升调研员职级工作规程》等政策规定,熟悉掌握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整理完善已提拔任用干部的任免文书档案,规范填写干部任免表等各类表格,不断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基础工作。三是重新梳理干部人事档案,认真核实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

17.关于巡察整改责任落地不够实问题。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修订完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中共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学习计划》并认真落实,今年以来,已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6次,专题学习研讨3次。二是严格落实公车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用户服务平台合规调配使用车辆,有效保障下属单位执法车辆。三是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机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

(四)市美丽办存在问题整改。

18.关于职能划分不清晰问题。一是明确了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美丽办职责,细化分工。二是合理调配人员,美丽办安排2名工作人员协助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开展工作。三是与市乡村振兴局联合成立改厕“回头看”督查组,发挥工作协同性,形成更大合力。

19.关于工作思路不清问题。一是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在各级财政资金保障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放,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应。鼓励企业、社会资本、乡贤人士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心村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以规模建设为重点,发展白姜、凤丹、蔬菜、媒鸭、苗木花卉、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目前,我市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中,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8个,示范乡镇1个。三是深入发展“农业+旅游”。鼓励有条件的中心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结合全域旅游,大力发展电商、农村合作社、现代农业、家庭手工业等项目,增加农民收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功举办了西湖村荷花节、铜陵白姜文化旅游月、义安区天门镇“梦思康”百合文化旅游活动月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旅游活动,助推美丽乡村产业发展。

20.关于工作作风不实问题。一是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共排查改厕农户98226户,发现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印发《铜陵市2022年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县区农村改厕严格按照国标《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实施,枞阳县制定《枞阳县2022年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并通过省级评审,计划2023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做到坏了有人修、满了有人抽、粪污能利用。二是督促县区对毁损设施进行维修或重建。大通镇永平、和悦污水处理设施维修整改项目已挂网招标,陈瑶湖麒凤村污水处理设施已疏通使用,户户通路已重新翻修,并纳入长效管护范围,枞阳县拔茅村停车场已整治并恢复使用。三是督促县区完善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工作。枞阳县美丽中心对2022年中心村按进度登记入账。义安区印发《关于做好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资产确权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固定资产登记范围和管理责任。郊区将美丽乡村建成的设备设施全部纳入长效管护内容并考核,并按规定登记入账。四是各县区均制定了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办法,并将特色村纳入长效管护范围,每年对已建成中心村和特色村进行长效管护考核,长效管护资金按照考核结果进行拨付。五是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从2021年元月份开始,美丽办所有公务用车均从市租车平台租赁。

21.关于项目建设招投标不规范问题。一是督促县区对美丽乡村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整改。二是进一步规范乡镇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督管理。枞阳县自2019年起美丽乡村工程类建设项目均统一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标,义安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交易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郊区印发《郊区小额建设工程项目交易管理办法》,全面规范招投标行为。三是加强对后续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督促县区严格按照招投标办法规范招标,在工程实施中做好勘察、预算,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22.关于党建责任未压实问题。一是及时完成市美丽办党支部调整,成立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15人,支委3人。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党内谈心谈话制度落实,强化党务工作者责任意识,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及时规范填写《党支部工作实录》。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民宗旨和责任意识,学习强国、先锋铜陵等新媒体参学率100%。四是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设置党员示范岗2个,党员先锋岗13个,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执法支队存在问题整改。

23.关于履职尽责不到位问题。一是优化调整支队班子成员分工,注重协调配合。支队班子成员在掌握支队全面工作动态的同时,主动参与分管工作以外的其他业务工作。二是制定《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022年工作要点》《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022年执法工作计划》《2022年铜陵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印发铜陵市“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2022年全年工作要点和执法重点。开展全市农资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摸清执法对象底数并登记造册。三是围绕长江禁渔、农资打假、畜禽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2804人次,开展联合执法95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85家次,查处涉渔违法违规案件167件、经营劣质农药案1件、无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兽药案1件。四是采取现场普法宣传、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纸媒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各类媒体宣传报道35次,现场集中普法宣传4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

24.关于履职能力不足问题。一是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政治练兵和执法业务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开展学习培训、理论测试6次,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执法人员执法办案能力。二是成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办案指导小组,对重大执法决定和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及时集中审议并提出建议,提高行政处罚案件办理速度和质量。三是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制作。5月13日,组织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市、县区进行交叉互评,无不合格案卷,文书制作水平明显提升。

25.关于党建责任未压实问题。一是完善支部设置调整,成立机关第五党支部,党员21人,支委5人,将党性强、业务精的年轻党员调整到党务工作岗位。二是加强对党员队伍教育监督管理,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切实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三是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活动,着力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支队工作特点,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了党建+长江禁渔执法、党建+农资打假执法、党建+普法宣传、党建+学法等活动,引导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农资打假、长江禁渔等工作一线。

三、巩固整改工作成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将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坚持举一反三,持续深入抓好巡察整改落实“回头看”,切实以巡察整改成果转化推动“三农”工作进展。

(一)巩固提升整改成果。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巡察整改工作紧抓不放,确保巡察反馈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着力巩固拓展整改成效,持续跟踪推进,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事项,做到常态化推进,紧盯不放、久久为功。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工作氛围。

(三)着力完善建章立制。坚持举一反三,在抓好巡察反馈问题针对性整改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把整改成果固化为规章制度。对已建立的制度机制,加大执行监督力度,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封堵漏洞,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巡察整改成果,以巡察整改促进工作提升,以工作成效检验整改效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新发展理念,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抓好“十年长江禁渔”,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建设现代化幸福铜陵作出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0562-2820036;邮政地址:铜陵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电子邮箱:nwrjk@sina.com。

铜陵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1月10日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