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整治工作使近10万家庭圆梦“新居”,监督推动“一卡通”管理平台如期上线运行,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2.51亿元……开展“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问题专项行动,是云南省纪委监委推进“清廉云南”建设迭代升级“七个专项行动”的内容之一。
去年3月,云南省纪委监委启动实施“清廉云南”建设专项行动,全省16个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同步启动实施“七个专项行动”。云南省纪委监委专门印发《实施“清廉云南”建设行动工作方案》,全省一体推进以“小”见严纠“四风”、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问题、以精准监督助力“湖泊革命”、疫情防控一线监督在行动、正风肃纪雷霆行动、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等系列行动。
“‘清廉云南’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清廉云南’建设行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云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七个专项行动”基础上,专门再细化出台以“小”见严纠“四风”、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问题3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分别列出纠治重点和问题表现清单、整治方法步骤和措施等。
在纠“四风”方面,围绕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公款购买烟酒和高档茶叶等7个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每季度聚焦1至2个主题,分类别、分阶段统筹推进,每类专项纠治的第一个月主要是集中访谈一批干部、梳理一批问题线索,第二个月主要是实地抽查一批问题、集中查处一批案件,第三个月主要是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健全完善一批规章制度,纠树并举,弘扬清风正气。
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专项行动过程中,将政策落实不到位、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三类问题作为监督治理重点,列出18条具体问题。同时,运用自检自查、问题线索排查、蹲点调研、巡视巡察、强化日常监督等5条监督治理措施,对专项行动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聚焦民生关注“小切口”,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医疗乱象、欠薪问题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开展整治,守好群众“救命钱”“血汗钱”。截至目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66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53人。(记者 何天华 通讯员 谢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