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了。”看着从自家水龙头里“哗哗”流出的清水,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高寨苗族布依族乡杠寨村村民廖飞高兴地说。
此前,开阳县高寨乡蔬菜保供基地施工方在平整土地过程中,不慎将输水管线损坏,造成大面积停水。开阳县乡镇水务有限公司在处理该问题时推诿扯皮、漠视群众利益,未能及时做好破损供水管道抢修工作。得知情况后,贵阳水务集团纪委及时督促该公司处理停水问题,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调离岗位、党内警告等处理处分。
贵阳市纪委监委不断深化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深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246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有关区县项目点,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涉及职能部门的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对项目立项、批复、招投标、资金使用等情况开展调研式监督检查,着力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执行打折扣、帮扶举措不落实、项目推进不规范等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违规决策、违规发包、吃拿卡要等行为。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强化基层监督,加强对村党组织、自治组织“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成立驻点监督工作组,综合运用问题线索提级办理、延伸巡察、离任审计等措施,推动关口前移,对村(社区)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侵吞侵占村集体经济、违规设立“小金库”等违纪违法问题严肃查处,并加大对“村霸”“街霸”“矿霸”等的整治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我们注重梳理分析巡视巡察反馈、监督检查中发现和信访举报中反映强烈的民生领域问题。”贵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乡村振兴领域,该市纪委监委还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采取“室组”联动、“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合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强化专项整治,下大力气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更好推动党中央惠民富民政策落实。
贵阳市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治建并举、抓源治本。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台账管理、动态跟踪,并适时组织“回头看”,形成监督工作闭环,确保令行禁止、狠抓落实;另一方面,发挥纪检监察建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偏功能,重点围绕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深层次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党组织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解决问题、规范工作、堵塞漏洞。(通讯员 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