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全资子公司的注册审批,办事效率真高!”说这话的是重庆籍企业家汪先生。
汪先生在福建创办了一家“专精特新”环保企业,拥有20余年的环保行业服务经验,产品已服务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漂泊在外多年,汪先生想回家创业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但如何办理投资兴业相关审批手续、推进项目快速落地,让他犯了难。
前不久,江北区纪委监委在调研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将该问题列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重点内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畅通“一网通办”渠道,在公司选址、行业部门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很快解决了汪先生的问题。
近年来,江北区纪委监委聚焦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护航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制定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组织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及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与企业“一对一”联系,安排117名廉情监督员下沉企业园区,并通过“码上见”“清风进企业”等专项活动,让监督触角直达企业一线,认真收集和帮助解决企业诉求。比如,针对企业反馈的审批时限较长问题,督促相关主责部门开设“小江都能办”,优化审批程序,助力项目落地“加速跑”。
江北区纪委监委做实日常监督,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重点内容,持续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破坏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去年以来,严肃查处了区科技局原“一把手”苏留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或单位在奖补资金拨付、材料审核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贿赂等腐败案件,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查病患,更要找“病灶”,挖“病根”。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利用奖补资金搞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问题,江北区纪委监委一边向职能部门发放监察建议书,一边联合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单位,聚焦侵吞挪用专项资金、借奖补资金搞利益输送、吃拿卡要等问题开展精准施治,坚决查处各种阻碍决策执行、影响政策落地、服务企业不力等“中梗阻”,并督促主责部门及时兑付奖补资金,修订完善制度机制,清除优化营商环境的“绊脚石”,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
江北区纪委监委罗列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明确干部与企业交往行为准则,划清政商交往过程中容易触碰的底线和红线,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建设,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持续强作风、严纪律,营造清正廉洁从政氛围。扎实推进清廉企业建设,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将诚信廉洁、守法经营理念有效融入企业制度、文化、管理、经营活动之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激活经济社会发展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