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北碚区某国企建设管理部原部长董某案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失守的底线》近日在全区播出,董某面对镜头痛哭流涕,给该区干部带来不小触动。
该案的顺利查办和及时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得益于“室组地企”高效联动,片区密切协作。北碚区纪委监委紧跟反腐败斗争的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建立“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组建由“副书记(副主任)+常委(委员)+1个监督检查室+1个审查调查室+N个派驻(出)机构及镇街纪(工)委、国企和学校纪委”组成的监督执纪执法协作片区,探索“问题线索一体统筹、人员力量一体调配、重点难点一体攻关、整改治理一体推进”的片区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工作质效。
“董某违纪违法问题大多与国企工程建设领域相关,专业性强,牵涉面广,仅仅靠审查调查室的办案人员很难将问题查清、查透。”北碚区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负责人介绍,该区纪委监委整合审查调查室、联系国企的监督检查室、驻区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所在镇街纪(工)委以及国企纪委力量,形成联合办案力量,将相关线索进行梳理、汇总,集中交办,最大限度保证案件办理的延续性、连贯性、平衡性,让案件办理更加顺畅高效。
在查办董某案过程中,审查调查室充分发挥办案经验丰富、掌握案件全貌的优势,牵头案件办理;监督检查室根据日常监督、信访举报、巡察反馈等信息,对董某所在国企进行政治生态评价,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画像”,为案件查办提供重要切口;镇街纪(工)委履行属地责任,对辖区内的相关情况进行重点摸排,及时上报问题线索;驻区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国企纪委利用对所属行业了解、人员熟悉的优势,在全力配合办案的基础上,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抓好以案促改促治。
“在片区协作下,我们以董某案为切口,紧盯国企园区关键人员、关键岗位,聚焦渣土倾倒、项目管理、惠企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顺藤摸瓜、深挖彻查,依法留置3名党员领导干部、2名行贿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北碚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谈道,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片区持续联动,督促案发单位深入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4人在警示教育会后主动说清问题,推动国资国企系统围绕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梳理廉洁风险点138个,制定防控措施372条。
在片区协作机制的推动下,北碚区纪检监察系统实现人员共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进,去年处置问题线索293件,追赃挽损近27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