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中牟县纪委监委督促提醒下,闫家村集体保鲜库项目信息及时上传至中牟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平台,并顺利实现对外出租,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并吸纳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强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公开公示,切实守好村集体“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中牟县纪委监委精准发力,跟进压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并打通“三资”管理数据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联通渠道,让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牟县纪委监委围绕资产资源交易、大额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随机暗访抽查,并对物业招标、租赁发包等合同不规范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在该县纪委监委常态化监督推动下,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平台完成开发、推广。当地农村产权交易、村级招标采购、抵押融资、特色农产品交易等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上传,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线上运作。今年以来,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平台已公示产权交易类项目97宗,总成交价超1.45亿元,为村集体增收667万余元。
着眼于有效压缩基层小微权力自由裁量空间,中牟县纪委监委加强类案分析,督促职能部门出台农村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和村级招标采购规范化管理办法,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同时,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监督,督促基层党员干部扛牢主体责任,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活动严格按照“提出申请、材料审核、信息发布、组织交易、签约鉴证、归档备查”流程要求,坚决整治暗箱操作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