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2-26 17:08    来源:义安区纪委监委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全会公报在“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部分明确提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近期,我国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DeepSeek的推出,不仅展现了我国科技实力,也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纪检监察格局的深刻讨论。面对这场技术革命,纪检监察机关唯有积极拥抱变革、融入智能时代,方能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

强化技术赋能,提升智慧监督质效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传统监督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例如,DeepSeek等AI大模型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瞬时处理、复杂线索的智能关联以及异常模式的精准识别,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和“人工筛查效率低”等问题。在信访举报分析中,AI可以自动聚类重复访件、识别异常举报模式;在整治“四风”问题上,可对公车轨迹、消费记录等大量数据进行穿透式扫描。这些应用将监督效率从“人工逐项排查”升级为“智能全景透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全周期智慧监督转型。

严守安全防线,防范技术应用风险

技术革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和技术依赖等风险。纪检监察机关应始终坚持“技术为器、制度为本”的原则,建立完善的AI应用规范体系。严格把控数据安全,确保监督数据的安全可控;防范过度依赖技术而导致因算法偏见对基层干部群众造成不公平对待;始终确保党纪法规裁量权牢牢掌握在纪检监察干部手中,使得每项技术应用都能经受住纪法检验。

深化融合创新,构建协同发展体系

北京市纪委监委建立的“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浙江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系统等创新实践表明,当AI技术与监督业务实现精准对接时,能够产生“1+1>2”的监督质效。推动人工智能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应建立起“技术+制度+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快研发针对反腐败斗争特点的专属大模型,完善电子证据认定、智能监督等配套制度规范,并培育一批既懂监督执纪又通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纪检监察机关要以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主动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既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又要增强“用科技赋能监督”的创新魄力。通过构建智慧监督新模式,让正风反腐插上科技翅膀,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数字化潮流中勇立潮头,谱写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