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国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在福建省泉州市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会展现场成交额9.8亿元,意向成交额超130亿元。在会展现场,已在泉州扎根多年的服装生产商沈艺霖对当地的政务服务非常满意,沈艺霖表示,在提出的企业员工就医等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后,她对企业的发展更有信心。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七成税收、八成地区生产总值、九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产业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督题、企业评题”。泉州市纪委监委自2023年以来探索将“点题式”监督作为政治监督助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每年选取若干个“小切口”进行“点题式”监督,围绕主体责任落实、政策措施落实、服务保障落实等重点,督促职能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并切实解决问题。今年则将监督重点聚焦千亿级产业链集群方面,切实破解产业链发展中的梗阻问题。
据泉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郭顺明介绍,在“点题”环节,该市坚持问题导向,拓宽选题征集渠道,结合线上选题和线下找题,运用好宜商环境观察点等工作载体,借助巡视巡察、信访举报、下沉监督等渠道发现问题短板,并积极听取企业对政务服务及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反映诉求和意见建议,建立健全收集—汇总—研判的“点题”流程,突出盯重点和通堵点,不断提升“点题”精准性和针对性。
以精准监督压实部门同题共答责任。据了解,在“点题式”监督工作中,泉州市纪委监委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定主体、定目标、定措施、定进度,督促职能部门成立“作战部”,制定路线图、时间表,项目化推进、流程化运作、清单化管理,切实把企业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
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促进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区域互通互认……泉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点题式”监督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聚焦体制性障碍、政策性创新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已督促有关部门形成制度成果588项。
前不久,在市纪委监委推动下,该市发改委出台1000万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政策,目前已免收投标保证金总额超300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