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省嵊州市纪委监委通过数据碰撞发现一条红色预警,随后经核查发现市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毛某未及时对相关单位干部调整退休待遇,因履职不力导致多发放相关资金9万余元。最终,毛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嵊州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建设,聚焦人权、财权、事权,通过模型构建、数据碰撞,将智慧监督融入专项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等领域,以科技赋能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工作。
“做好大数据监督,必须畅通数据集成的信息通道。我们在数据归集上搭建内部数据共享机制和外部数据互联网络,通过共享交通、社保、财政等领域相关数据,构建多层面协同数据互通体系,做到一次录入、全端共享。”嵊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嵊州市纪委监委紧盯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探索将大数据比对和小切口监督融合,不断提升智慧监督效能。该市纪委监委先后构建“村干部及其近亲属违规承揽本村工程”“违规拆分工程”“违规处置村级资产资源”等多个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分析方式,以算力补充人力,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发现线索,助力精准发现问题。
“以周某将多个预算为10万元以上的村级工程分成若干村级小额工程指定他人实施案为例,我们借助研发的‘村级工程肢解规避招投标’监督模型,聚焦10万元限额以下的村级工程,将工程的发包时间、施工地点、名称、承包人进行相似度对比,得到某村肢解村级工程规避招标的红色预警。”嵊州市纪委监委数据中心负责同志介绍。
此外,嵊州市纪委监委研究出台红色预警信息处置办法、红色预警信息集体会商办法,建立线上线下同步交办工作机制,线上由数据中心及时下发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红色预警,线下由相关纪检监察室、乡镇(街道)、派驻纪检监察组等联合有关部门同步开展问题核查,切实提升预警处置效率,努力实现办好一起线索、解决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