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反映问题,总担心没人听、没人管,现在通过这次巡察整改,有了‘居民议事厅’,大家围在一起商量,连停车位怎么划、路面怎么修都能自己说了算,心里真是亮堂多了!”提起最近的变化,家住郊区大通镇澜溪社区的王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为深入推动巡察整改工作落实落细,郊区大通镇澜溪社区结合实际,创新推出“居民议事厅”工作法,为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了解决新路径,也为区委巡察整改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在区委巡察过程中,巡察组发现澜溪社区存在诸多治理难题,如小区路面破损、停车位紧张、乱停乱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澜溪社区在巡察整改过程中积极搭建“居民议事厅”协商平台,将巡察发现的问题与居民反映的诉求相结合,邀请物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栋长等共同商讨,形成“整改方案清单”。比如,改造便民停车场过程中,议事厅通过专题会议收集居民建议15条,最终确定“便民停车场”改造方案,并将类似问题纳入社区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反复出现。
为保障议事成果落地见效,社区组建由老党员、楼栋长组成的“整改监督队”,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在便民停车场改造期间,监督队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发现水泥地面不平整不达标的问题后,立即要求施工方返工,保障了工程质量。
该区区委第一巡察组组长表示:“巡察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问题的解决。澜溪社区的‘居民议事厅’创新工作法,真正将巡察整改的成效体现在了居民生活的改善上,让居民成为了社区治理的‘主角’。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还建立了长效机制,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区委巡察工作的推动下,澜溪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澜溪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扩大议事主体,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同时继续以巡察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建设和谐美丽社区不懈努力。(郊区纪委监委 邹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