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高新区由高投集团开发建设的3D打印及激光再制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4栋标准化厂房主体结构,与新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5栋新建厂房已于近期基本完工。10月16日下午,蚌埠高新区纪检监察协作区监督检查组前往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高投集团相关问题整改情况。监督检查组由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办、秦集镇纪委、天河科技园纪工委干部组成,通过交叉互查的方式开展工作。
“问题是否彻底解决,有没有新情况?”3D打印及激光再制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部会议室里,蚌埠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办干部高涵开门见山,与同行的2名纪检监察干部核对项目留存资料。他对照此前发现的问题清单,向相关负责人了解具体情况、逐项过筛。在高涵看来,协作区机制的建立,为做深做实监督工作打开了局面。
蚌埠市现有蚌埠高新区、蚌埠经开区两个功能区。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办作为市纪委监委的派出机构,机构相对较小,却与县区纪委监委一样全面承担辖区内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由于开发区扁平化管理、决策链条短、自由裁量权大的特殊体制,加上监督对象多的客观现实,监督执纪执法任务重与监督力量欠缺的矛盾较为突出。
蚌埠市纪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付凯告诉记者,为推动解决开发区纪检监察机构小但监督范围广、对象多的实际难题,该市纪委监委指导支持蚌埠经开区、蚌埠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办结合自身特点,深化协作理念,积极探索符合现实需求的开发区纪检监察协作区机制。
据介绍,蚌埠高新区纪检监察协作区由秦集镇、天河科技园、高投集团、自贸区经发集团4家单位的纪检力量组成,1名区纪工委监察办副职领导分管,1名业务骨干具体负责,目前已成为区纪工委监察办推动协作单位开展工作的枢纽和平台。该协作区结合区纪工委监察办交办和协作单位提请的相关问题线索,通过交叉监督、提级办案等形式,整合力量开展监督,定期举行问题反馈和整改会商,压实相关单位整改责任并及时跟踪问效。
蚌埠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结合实践需求,探索建立“1+3+N”协作区机制,坚持一体化协作,用协作模式开展经开区纪检监察工作,组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廉政教育3个业务室,与纪工委监察办职责相衔接,协作开展相关工作,并根据工作任务需要,灵活编成多个协作组,负责基层监督执纪执法、营商环境监督等方面工作。协作区机制纳入了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居的纪检委员,着力实现从监督“覆盖不全”向“精准监督”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协同高效”转变。
当日,蚌埠经开区纪检监察协作区第三协作组前往安徽漌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访收集企业发展意见诉求。蚌埠经开区科信局副局长、纪检委员程诗浩,同时也是第三协作组成员。他曾多次与该公司负责人交流,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向协作区报告。协作区督促不同职能部门高效配合、打通堵点,确保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这家致力于打造生物技术概念验证平台的初创企业,自今年2月启动运营以来,业务发展已渐入正轨。
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蚌埠高新区、经开区内有近8000家企业。“通过强化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是开发区纪检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责。”朱付凯说,将持续深化开发区纪检监察协作区机制建设,在规范运行上出实招、拓展延伸上求实效,助力惠民利企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