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云:‘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这句话告诫我们面对利益诱惑时,应当保持清醒,恪守原则。”日前,在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教育馆内,讲解员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解孟子的廉洁思想。
济宁市纪委监委立足当地历史文化禀赋,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力度,强化廉洁教育阵地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济宁市纪委监委依托本地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历史遗址、文化场馆等,因地制宜打造崇廉尚勤思想教育基地等廉洁教育阵地,建设“戒贪图”“仁廉公勤碑”等廉洁教育教学点以及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等廉洁教育现场,着力探索创新廉洁教育模式。同时,该市纪委监委举办“济州话廉”廉洁文化展、“翰墨流芳”书画作品邀请展、廉洁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等活动,推出“运河清风故事汇”“文物话廉”“节气话廉”等系列线上专栏,以长图、短视频、海报等融媒体作品,拓展传播渠道。
着眼于丰富传播形式和载体,济宁市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古代廉洁故事,联合文旅、文艺团体等单位,创作编排山东梆子《闯关赴任》、山东快书《冷板凳》和端鼓腔说唱舞台剧《微山湖上话清廉》等廉洁主题曲艺节目。该市纪委监委还牵头组建清廉济宁建设文化智库,与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深化“校地”合作,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为廉洁文化作品创作提供支持。









